在中國古代歷史上,帝王、皇后、諸侯、大臣及其他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物,他們死後朝廷會根據他們一生的所作所為,給他們評價出一個稱號來評判他們的是非功過。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謚號,可以說謚號是對一個歷史人物生平的概括。
上古時期,大家對帝王的稱呼都是直呼其名,例如"堯、舜、禹",後來為了表示尊重,就不好再直呼其名了,甚至還要避諱皇帝的名諱,歷史上也曾有因撞了皇帝的名諱而改名的。而且皇帝的名字大多為偏僻字不好稱呼,因此對皇帝的稱呼往往與謚號、廟號、和年號聯繫在一起。謚號是在周朝開始的,周朝時期,周公旦與姜子牙對周王朝有大功,因此他們死後得以獲謚,這是謚法創立的開端。
《逸周書·謚法解》曾記載道:"謚者,行之跡也。大行受其名,細行受細名。行出於己,名出於人。"
謚號也分好壞,像文、景、昭、睿、庄、烈等這些都是好的謚,賦有褒揚意義,例如漢文帝、漢景帝。而煬、歷、靈等這些是不好的謚,被稱為下謚、惡謚,賦有貶低意義,是對統治者的批評,例如為世人所熟知的隋煬帝、漢靈帝。除了這兩種謚,還有一種被稱為中謚,用來表達同情,例如哀、思、懷等,其實這些謚並不屬於不好的謚,只是擁有這個謚號的皇帝實在不行。例如"慧",它的謚法是:"愛民好以曰慧,柔質慈民曰慧。"由此看來這個謚挺不錯的,但歷史上擁有這個謚的例如漢惠帝、晉惠帝(「惠」通「慧」)實在是沒有什麼能力,後世漸漸的也就不用這個謚了。
隨著朝代的更替,謚號變得越來越長,漢景帝劉啟謚號是"孝景皇帝",至唐朝時李世民的謚號是"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",可以看出謚號字數在逐漸增多,到清朝時期,謚號已經達到二十一個字了,例如清宣宗愛新覺羅·旻寧,他的謚號是"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"。不得不說,這麼長的謚號,恐怕沒幾個人記住吧。
歸根結底,謚號越來越長也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。一、等級制度的影響。在古代,不是只有皇帝才有謚號,有些大臣及社會地位高的人也會有謚號,而中國歷史上又存在著非常明顯的階級制度,他們把皇帝稱為"天子,"作為最高統治者,謚號自然不能與平常大臣一樣,因此謚號中會有越來越多的褒義詞,用來褒獎統治者的豐功偉績。謚號不是自周以來一直都有的,秦始皇時期曾中斷過,秦始皇認為謚號是子議父,臣議君。統一天下的他認為沒有人能評判他一生的豐功偉績,因此在秦朝時期沒有謚號。直到後來的漢朝才重新開始追封謚號。
自周朝分封制開始,中國就存在嚴重的等級制度,西周時期將貴族分為天子、諸侯、卿大夫、士,各階層之間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。諸侯必須服從天子,還要按時對王室納貢,並保衛王室的安全。這種等級差別還體現在制度方面。都城的大小、堂的高度、門的重數以及宗廟的室數逐級遞降。天子 宮室門外建一對闕,宮室的影壁建在門外,宮室、宗廟可建重檐,柱用紅色、斗、瓜柱上加上彩畫。而諸侯的宮室門內只能建一單闕,影壁建在門內,士大夫只能用簾帷,不能建影壁,他們只能建兩坡屋頂,柱子所塗顏色也有嚴格差別,諸侯塗黑色,大夫塗青色,士塗黃色,而且連柱子的加工精度也有嚴格差別。
古代的等級差別在建築上體現的尤為明顯,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,皇宮裡的很多東西都是民間所沒有的,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規矩,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對待。就拿古代的皇宮和王府相比,很多皇宮有的東西,王府是沒有的,很多東西皇宮可以隨便用,但王府卻碰都不可以碰。皇宮的屋頂通常使用黃色琉璃瓦,王府卻只能用綠瓦和黑瓦;皇宮的屋頂造型是氣勢恢宏的歇山頂式,王府自然不能壓過皇宮的氣勢,只能使用氣勢較弱的硬山頂,但它可以用脊獸進行裝飾,只要在數量上不超過九個。除此之外,門前台階數量、高低也是有明確規定的。
《明會典》中曾記載:"王宮門地高三尺二寸五分,正門、前後殿、四門、正門以紅漆、金塗、銅釘,親王宮殿門廡及城門樓,皆覆以青色琉璃瓦。"
不僅建築的要求要按等級,連官員的住所也要按等級。唐朝時期曾規定,只有宮殿可以建廡殿頂。五品官員以上的住宅正堂寬度不能超過無間,可以建歇山頂,可以進行一些裝飾,而平民的住宅正堂寬度不能超過三間,只能用懸山屋頂,不能加任何裝飾。除此之外,唐代的城門也有嚴格的等級色彩,都城城門開三個門洞,大州開兩個門洞,縣城只能開一個門洞。
在古代,我們知道很多富商大賈即使有萬貫家財,也不敢在居所上炫富,就是因為朝廷有明確的規定,他們雖然錢財眾多,但在社會地位上還是不能和朝廷官員相比的。舉個簡單的例子商宅的門上是不能設雀替的,因為雀替是官職的象徵。那這些規矩可不可以僭越呢?
答案是不能,只可以減等建造,不可以僭越建造,違反者屬於犯法行為。唐朝時違規建造杖責一百,還要進行拆改,明朝伊王府因門樓多設三層被拆毀,漢代霍光建三重闕墓地被列下罪狀。更有甚者摹仿宮殿引來殺身之禍。南宋初秦檜仿建圓明園的蓬島瑤台被判僭擬宮禁之罪,違規建造不僅會受到處罰,還會受到輿論的譴責。由此可見古代嚴格的等級制度,這些恰恰體現出了皇帝的權威。正因如此,皇帝的謚號才會越來越多讚美之詞,以此來突顯統治者的光輝形象。
二、時代的影響。一開始皇帝的謚號並沒有這麼長,也就三五個字,改變這一局面的應該是在唐朝時期,自唐朝始,謚號字數就變得越來越多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轉變呢?
眾所周知,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極度繁華的時期,經濟繁榮、文化鼎盛。三省六部使官員分工明確,減少了冗官,科舉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職的局面,使平民子弟有機會入宮為官,除此之外,宰相的任命不再僅限於三省里的長官,宰相成員也開始增多,這樣就避免了一人專權局面的發生,此外還設有殿中省、秘書省、御史台等,種種措施極度加強了中央集權,皇權過度集中,就使得皇權至高無上這些詞應運而生,也就出現大家用過度溢美之詞去褒獎皇帝。
提到唐朝,就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位大人物,她就是中國歷史上一代女帝武則天。唐朝皇帝謚號字數不斷增加與她也有一定的關係。她開創了皇帝可以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,正因如此,唐高祖李淵的謚號一開始是"太武皇帝",後被追封為"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",唐太宗李世民最初謚號是"文皇帝",後被追封為"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,"唐高宗李治的謚號也由"天皇大帝"追封為"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。"不僅如此,她還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溢美這一先例,這一措施給了不少諂媚之徒一個機會,他們為了官位絞盡腦汁的為皇帝加尊號。謚號是對一個人總的評價,但隨著不斷的發展似乎已經成了滿足虛榮心的工具。
三、歷史觀念的影響。在古代,"孝"這個字是非常重要的。古代自古以來都是百善孝為先,官員在父母死後必須回家服喪三年。"孝"在當時似乎已經成了評判一個人的標準,其實這也是統治者的一個政策,中國古代自古以來就是小農社會,自給自足,靠耕田為生。而小農經濟自古以來就是統治的根本。統治者想要維護小農經濟,就必須要留住勞動力,在這種情況下,給他們灌輸"孝"觀念是一個明智的做法,因為父母年邁,必然需要人照顧,這時在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下他們會選擇照顧年邁的父母,自然也要過著農耕的生活。"孝"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,不然也不會有流傳至今的"二十四孝"。
仲由為了滿足父母想吃米的願望,翻過幾道山去親戚家借米;漢文帝在母親病重時天天為母親煎藥;王哀因母親害怕雷聲,每次打雷都到母親墳前陪伴,種種孝行令人敬佩。統治者是十分注重"孝"的,漢朝時曾在察舉考試中設立孝廉這一科目,以此來作為一種選官制度,足以見其重要性。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,統治者自然要以身作則,踐行"孝"這一行為。
謚號是有一定的評選標準的,皇帝的謚號是由下一任皇帝給的,大臣的謚號是由朝廷評定的。在這一情況下,統治者給上一任的謚號自然壞不到哪去,因為中國自古以來皇位大都是傳給自己的兒子,就相當於是兒子給父親謚號,強調"孝"的統治者自然要踐行這一原則。給自己父親一個好的謚號,既是給了父親一個好的名聲,又彰顯了自己的孝心,同時也是給天下人一個交代,方便自己得民心,更好的統治國家。
謚號越來越長是古代的一個趨勢,這也是清朝時稱呼年號而非謚號的原因,如"乾隆三年"、"同治元年"等,主要就是因為謚號太長不方便記憶,只好用年號來稱呼。清朝時曾對謚號字數有專門的規定,其中規定皇帝的字數可以達到二十幾個字,看來清朝謚號字數空前絕後的長也是有原因的,畢竟政策放在那。
謚號隨著不斷的發展,已經漸漸不再是當初的意義,它本是對一個人一生作為的客觀、中肯的評價,起初還會有上謚、惡謚、平謚之分,但從宋朝實行美謚開始,幾乎就沒有惡謚了,有的只是無盡的誇讚,謚號的評價也漸漸失去了其客觀性和中肯性。
參考資料:《逸周書·謚法解》
為什麼隨著歷史的進展,中國古代皇帝的謚號越來越長?
在中國古代歷史上,帝王、皇后、諸侯、大臣及其他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物,他們死後朝廷會根據他們一生的所作所為,給他們評價出一個稱號來評判他們的是非功過。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謚號,可以說謚號是對一個歷史人物生平的概括。
上古時期,大家對帝王的稱呼都是直呼其名,例如"堯、舜、禹",後來為了表示尊重,就不好再直呼其名了,甚至還要避諱皇帝的名諱,歷史上也曾有因撞了皇帝的名諱而改名的。而且皇帝的名字大多為偏僻字不好稱呼,因此對皇帝的稱呼往往與謚號、廟號、和年號聯繫在一起。謚號是在周朝開始的,周朝時期,周公旦與姜子牙對周王朝有大功,因此他們死後得以獲謚,這是謚法創立的開端。
《逸周書·謚法解》曾記載道:"謚者,行之跡也。大行受其名,細行受細名。行出於己,名出於人。"
謚號也分好壞,像文、景、昭、睿、庄、烈等這些都是好的謚,賦有褒揚意義,例如漢文帝、漢景帝。而煬、歷、靈等這些是不好的謚,被稱為下謚、惡謚,賦有貶低意義,是對統治者的批評,例如為世人所熟知的隋煬帝、漢靈帝。除了這兩種謚,還有一種被稱為中謚,用來表達同情,例如哀、思、懷等,其實這些謚並不屬於不好的謚,只是擁有這個謚號的皇帝實在不行。例如"慧",它的謚法是:"愛民好以曰慧,柔質慈民曰慧。"由此看來這個謚挺不錯的,但歷史上擁有這個謚的例如漢惠帝、晉惠帝(「惠」通「慧」)實在是沒有什麼能力,後世漸漸的也就不用這個謚了。
隨著朝代的更替,謚號變得越來越長,漢景帝劉啟謚號是"孝景皇帝",至唐朝時李世民的謚號是"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",可以看出謚號字數在逐漸增多,到清朝時期,謚號已經達到二十一個字了,例如清宣宗愛新覺羅·旻寧,他的謚號是"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"。不得不說,這麼長的謚號,恐怕沒幾個人記住吧。
歸根結底,謚號越來越長也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。
一、等級制度的影響。
在古代,不是只有皇帝才有謚號,有些大臣及社會地位高的人也會有謚號,而中國歷史上又存在著非常明顯的階級制度,他們把皇帝稱為"天子,"作為最高統治者,謚號自然不能與平常大臣一樣,因此謚號中會有越來越多的褒義詞,用來褒獎統治者的豐功偉績。謚號不是自周以來一直都有的,秦始皇時期曾中斷過,秦始皇認為謚號是子議父,臣議君。統一天下的他認為沒有人能評判他一生的豐功偉績,因此在秦朝時期沒有謚號。直到後來的漢朝才重新開始追封謚號。
自周朝分封制開始,中國就存在嚴重的等級制度,西周時期將貴族分為天子、諸侯、卿大夫、士,各階層之間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。諸侯必須服從天子,還要按時對王室納貢,並保衛王室的安全。這種等級差別還體現在制度方面。都城的大小、堂的高度、門的重數以及宗廟的室數逐級遞降。天子 宮室門外建一對闕,宮室的影壁建在門外,宮室、宗廟可建重檐,柱用紅色、斗、瓜柱上加上彩畫。而諸侯的宮室門內只能建一單闕,影壁建在門內,士大夫只能用簾帷,不能建影壁,他們只能建兩坡屋頂,柱子所塗顏色也有嚴格差別,諸侯塗黑色,大夫塗青色,士塗黃色,而且連柱子的加工精度也有嚴格差別。
古代的等級差別在建築上體現的尤為明顯,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,皇宮裡的很多東西都是民間所沒有的,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規矩,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對待。就拿古代的皇宮和王府相比,很多皇宮有的東西,王府是沒有的,很多東西皇宮可以隨便用,但王府卻碰都不可以碰。皇宮的屋頂通常使用黃色琉璃瓦,王府卻只能用綠瓦和黑瓦;皇宮的屋頂造型是氣勢恢宏的歇山頂式,王府自然不能壓過皇宮的氣勢,只能使用氣勢較弱的硬山頂,但它可以用脊獸進行裝飾,只要在數量上不超過九個。除此之外,門前台階數量、高低也是有明確規定的。
《明會典》中曾記載:"王宮門地高三尺二寸五分,正門、前後殿、四門、正門以紅漆、金塗、銅釘,親王宮殿門廡及城門樓,皆覆以青色琉璃瓦。"
不僅建築的要求要按等級,連官員的住所也要按等級。唐朝時期曾規定,只有宮殿可以建廡殿頂。五品官員以上的住宅正堂寬度不能超過無間,可以建歇山頂,可以進行一些裝飾,而平民的住宅正堂寬度不能超過三間,只能用懸山屋頂,不能加任何裝飾。除此之外,唐代的城門也有嚴格的等級色彩,都城城門開三個門洞,大州開兩個門洞,縣城只能開一個門洞。
在古代,我們知道很多富商大賈即使有萬貫家財,也不敢在居所上炫富,就是因為朝廷有明確的規定,他們雖然錢財眾多,但在社會地位上還是不能和朝廷官員相比的。舉個簡單的例子商宅的門上是不能設雀替的,因為雀替是官職的象徵。那這些規矩可不可以僭越呢?
答案是不能,只可以減等建造,不可以僭越建造,違反者屬於犯法行為。唐朝時違規建造杖責一百,還要進行拆改,明朝伊王府因門樓多設三層被拆毀,漢代霍光建三重闕墓地被列下罪狀。更有甚者摹仿宮殿引來殺身之禍。南宋初秦檜仿建圓明園的蓬島瑤台被判僭擬宮禁之罪,違規建造不僅會受到處罰,還會受到輿論的譴責。由此可見古代嚴格的等級制度,這些恰恰體現出了皇帝的權威。正因如此,皇帝的謚號才會越來越多讚美之詞,以此來突顯統治者的光輝形象。
二、時代的影響。
一開始皇帝的謚號並沒有這麼長,也就三五個字,改變這一局面的應該是在唐朝時期,自唐朝始,謚號字數就變得越來越多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轉變呢?
眾所周知,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極度繁華的時期,經濟繁榮、文化鼎盛。三省六部使官員分工明確,減少了冗官,科舉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職的局面,使平民子弟有機會入宮為官,除此之外,宰相的任命不再僅限於三省里的長官,宰相成員也開始增多,這樣就避免了一人專權局面的發生,此外還設有殿中省、秘書省、御史台等,種種措施極度加強了中央集權,皇權過度集中,就使得皇權至高無上這些詞應運而生,也就出現大家用過度溢美之詞去褒獎皇帝。
提到唐朝,就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位大人物,她就是中國歷史上一代女帝武則天。唐朝皇帝謚號字數不斷增加與她也有一定的關係。她開創了皇帝可以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,正因如此,唐高祖李淵的謚號一開始是"太武皇帝",後被追封為"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",唐太宗李世民最初謚號是"文皇帝",後被追封為"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,"唐高宗李治的謚號也由"天皇大帝"追封為"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。"不僅如此,她還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溢美這一先例,這一措施給了不少諂媚之徒一個機會,他們為了官位絞盡腦汁的為皇帝加尊號。謚號是對一個人總的評價,但隨著不斷的發展似乎已經成了滿足虛榮心的工具。
三、歷史觀念的影響。
在古代,"孝"這個字是非常重要的。古代自古以來都是百善孝為先,官員在父母死後必須回家服喪三年。"孝"在當時似乎已經成了評判一個人的標準,其實這也是統治者的一個政策,中國古代自古以來就是小農社會,自給自足,靠耕田為生。而小農經濟自古以來就是統治的根本。統治者想要維護小農經濟,就必須要留住勞動力,在這種情況下,給他們灌輸"孝"觀念是一個明智的做法,因為父母年邁,必然需要人照顧,這時在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下他們會選擇照顧年邁的父母,自然也要過著農耕的生活。"孝"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,不然也不會有流傳至今的"二十四孝"。
仲由為了滿足父母想吃米的願望,翻過幾道山去親戚家借米;漢文帝在母親病重時天天為母親煎藥;王哀因母親害怕雷聲,每次打雷都到母親墳前陪伴,種種孝行令人敬佩。統治者是十分注重"孝"的,漢朝時曾在察舉考試中設立孝廉這一科目,以此來作為一種選官制度,足以見其重要性。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,統治者自然要以身作則,踐行"孝"這一行為。
謚號是有一定的評選標準的,皇帝的謚號是由下一任皇帝給的,大臣的謚號是由朝廷評定的。在這一情況下,統治者給上一任的謚號自然壞不到哪去,因為中國自古以來皇位大都是傳給自己的兒子,就相當於是兒子給父親謚號,強調"孝"的統治者自然要踐行這一原則。給自己父親一個好的謚號,既是給了父親一個好的名聲,又彰顯了自己的孝心,同時也是給天下人一個交代,方便自己得民心,更好的統治國家。
謚號越來越長是古代的一個趨勢,這也是清朝時稱呼年號而非謚號的原因,如"乾隆三年"、"同治元年"等,主要就是因為謚號太長不方便記憶,只好用年號來稱呼。清朝時曾對謚號字數有專門的規定,其中規定皇帝的字數可以達到二十幾個字,看來清朝謚號字數空前絕後的長也是有原因的,畢竟政策放在那。
謚號隨著不斷的發展,已經漸漸不再是當初的意義,它本是對一個人一生作為的客觀、中肯的評價,起初還會有上謚、惡謚、平謚之分,但從宋朝實行美謚開始,幾乎就沒有惡謚了,有的只是無盡的誇讚,謚號的評價也漸漸失去了其客觀性和中肯性。
參考資料:《逸周書·謚法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