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出現於隋朝,唐朝在繼承科舉制度的的同時,又在內容、形式等多個方面進一步發展完善科舉制度。唐朝的科舉制度不僅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,思想觀念,朝廷用人體系等,對當時的唐朝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,同時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。一、追根溯源,科舉制度的由來與發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選官制度主要是九品中正制,仕途幾乎被士家大族所壟斷,對國家統治十分不利。隋朝建立初期,根基未穩,為了加強中央集權,削弱士家大族的權利,同時這一時期的地主階級得到發展,要求擁有更多的政治權利,造紙術印刷術的發展也為科舉制度的產生提供了契機,於是隋朝首創科舉制度。一方面,科舉制度是通過考試來判定成績,官員權力再大也不可能改變考生分數,這樣就減少了官員徇私舞弊的機會。
另一方面,科舉制度不問出身,凡是報名皆可參與,這樣一來「知識改變命運」就成了機會。下層學子憑藉科舉也可「鯉魚躍龍門」,一步登天。「擇優錄取」的科舉制使士家大族的權利被削弱,朝廷不再是「幾家獨大」,重要的官職也是有能力的人擔任,促進了隋朝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穩定。
科舉制是隋朝為了選拔人才而創立的通過考試來任命官職的制度。一開始,科舉制度被朝中大臣所反對,他們以考試只是書面評比並無真成績而言,其人品能力也有待考驗為由反對創立科舉制度,其實本質上他們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,一旦所有人都可以參加考試了,他們自己的孩子就無官可做,他們自己在朝廷的權力也會被削弱,「官官相護」也會被打擊。
但是,皇帝設置科舉制度的目的就是如此。隋朝初年,科舉制度規定六品以下的官吏由尚書省吏部選舉,官職選舉的權利就收歸中央。科舉制度第一次使讀書、應考和做官緊密的結合在一起,也是古代教育史上一個質的飛躍。到隋煬帝時期,又增加了進士科,普通百姓通過科舉所得到的權利越來越大,嚴厲打擊了士家大族碌碌無為,奢侈享樂的風氣,動搖了門閥的根基。二、鉤深索隱,唐朝科舉制度發展過程(一)唐朝科舉制度的繼承表現
「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,敕諸州學士及白丁,有明經及秀才、俊士、進士明於理體,為鄉曲所稱者,委本縣考試,州長重覆,取上等人,每年十月隨物入貢。」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,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,唐朝延用了隋朝的科舉制度。參加考試的學生大多是國學生,唐朝私學興起,為科舉制度培養了眾多人才。其次,國學生通過官學考試之後才被允許參加科舉,被稱為「生徒」。其餘自學並通過推薦而參加考試的百姓被稱為「鄉貢」。但是,唐朝的商人和工人仍然是低層階級,不能參加科舉考試。
唐朝初期,考試內容和形式也大多繼承隋朝。在秀才、明經、進士、明法等眾多科目中,最受歡迎的就是明經和進士。考試是在一間小屋子裡進行,連考幾天,在此期間,有專人嚴格把守,外面的人不準進來,裡面的人不準出去。這些規定也體現出科舉考試的嚴謹性和公平性。科舉考試成績公布被稱為放榜,會被高高掛起,這也是榜上有名的來源。
(二)唐朝科舉制度的繼承和完善
隋朝末年,戰爭不斷。雖然唐朝結束戰爭,統一全國,但是戰爭給唐朝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。長時間的戰爭使唐朝人口劇減,勞動力減少了,小農經濟自然而然的就被嚴重破壞。小農經濟是中國古代封建經濟的根本,需求和供給不能平衡導致階級矛盾惡化。
同時,戰爭使士家大族迅速衰敗,新興的地主階級興起,古時人們都秉承著「學而優則仕」的思想觀念,仕途才是最重要的,所以他們迫切的想要得到更多的政治權利。唐初,皇帝為了穩固統治,加強中央集權,於是把選官權力集中到中央。
如此一來才能最大限度的公平的去選拔最有才能的人。科舉不論出身,擴大了新興階級的政治權利,也大大緩解了階級矛盾。同時,崩潰的教育系統也開始步入了正規,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,形成良好的「好學」氛圍。
唐朝繼承並完善了科舉制度。主要在三個時期最為體現。第一個是唐太宗李士民在位時期,為了維護統治,李世民把學術文化與治國好壞聯繫到一起,這使學術文學的地位上升了一個高度。
李世民設立了「弘文館」、「司經局」等,來儲備天下文才以及藏書,為科舉制度的順利進行做足了鋪墊。同時,他用人唯賢,重用長孫無忌,楊師道等人,不計前嫌,重用建成舊部魏徵,王圭等人,重修《氏族志》,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提高學術文學的知名度與地位,從而保證科舉制度的順利實行。
第二個是武則天在位時期,這個時期也是科舉制度完善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。武則天首創殿試,自己親自監考。公元702年,武則天「初設武舉」,科舉考試不僅可以選拔文官還可以選拔武官,「文」和「武」都通過科舉最大程度的掌握在皇帝手中。最後一個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,唐玄宗改變了考試內容,進士轉為兼考詩賦,詩賦也成為最主要的考試內容。 三、唐朝科舉制度的形式與內容 唐朝的科舉制度主要分為兩類,一是常科,二是制科。常科的考試內容和時間是有明文規定。常科的考試內容主要有秀才、明經、進士、明法等,但是秀才是「尤異之科」,錄取的人數很少,所以它在唐高宗時期就被廢除了。
在常科中最為主要的考試內容就是明經和進士,明經主要考對經典的記憶如何,一般十個人會錄取一、二個,但是進士是非常難的,一百人可能錄取一、二個,所以才會有「三十老明經,五十少進士」這樣的流傳。除此之外,科舉考試也形成一個體系。
從童生試中選出秀才,秀才到省城參加鄉試,考中者稱為「舉人」,舉人獲得參加中央一級的會試資格,然後參加會試。會試是每三年舉行一次,考中者被稱為「貢士」,第一名稱為「會元」,參加殿試。殿試前期主要考策問後期改為了詩賦,有時由皇帝直接擬題。考試第一名稱為「狀元」、第二名稱為「榜眼」、第三名稱為「探花」,其餘二甲被賜予「進士出身」,三甲被賜予「同進士出身」的稱號。
制科是根據國家發展形式而臨時下令舉行的,一般由皇帝主持。所考的科目也很繁多,有很大的不確定性,是根據國家發生的一些事件來確定,比如直言納諫、才堪經邦等。考試難度與常科相當。 三、透過現象看本質,探索唐朝科舉制度的發展過程帶給我們的啟示 四、回望唐朝科舉制,探尋意義及對當代的啟示 唐朝繼承並完善科舉制度,對其社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首先,它緩和了社會階級矛盾。百姓們的「出路」不再全部依靠土地,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參加科舉來出人頭地。其次,它擴大了新興階級的政治權利,有效的防範了新的矛盾的滋生。
同時,它打擊了士家大族,改變了腐敗貪污的朝廷體系。最後,它真正做到了選賢任能,官職不再依靠「關係」而是依靠「能力」,提高了朝廷的辦事效率,更好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,加強了中央集權。
科舉制度一定要與時俱進,一個朝代的教育制度一定要符合當時社會的教育背景和現狀,根據不同的國情來制定不同的教育制度。任何時候,國家都要重視教育,秉承「以人為本,立德樹人」的原則,因材施教,有教無類。制定教育制度只是開始的第一步,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實施。
首先,國家要重視,要大力推廣,提高其社會地位,提高人們的積極性。其次,教育要最大程度的做到公平性和公開性,切勿弄虛作假,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真實的人才。一個完整並且落實的教育制度,可以更好的促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。
參考文獻:
《史記》
《舊唐書》
《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演變》
「學而優則仕」——繁榮大唐下科舉制的演變
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出現於隋朝,唐朝在繼承科舉制度的的同時,又在內容、形式等多個方面進一步發展完善科舉制度。唐朝的科舉制度不僅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,思想觀念,朝廷用人體系等,對當時的唐朝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,同時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。
一、追根溯源,科舉制度的由來與發展
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選官制度主要是九品中正制,仕途幾乎被士家大族所壟斷,對國家統治十分不利。隋朝建立初期,根基未穩,為了加強中央集權,削弱士家大族的權利,同時這一時期的地主階級得到發展,要求擁有更多的政治權利,造紙術印刷術的發展也為科舉制度的產生提供了契機,於是隋朝首創科舉制度。一方面,科舉制度是通過考試來判定成績,官員權力再大也不可能改變考生分數,這樣就減少了官員徇私舞弊的機會。
另一方面,科舉制度不問出身,凡是報名皆可參與,這樣一來「知識改變命運」就成了機會。下層學子憑藉科舉也可「鯉魚躍龍門」,一步登天。「擇優錄取」的科舉制使士家大族的權利被削弱,朝廷不再是「幾家獨大」,重要的官職也是有能力的人擔任,促進了隋朝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穩定。
科舉制是隋朝為了選拔人才而創立的通過考試來任命官職的制度。一開始,科舉制度被朝中大臣所反對,他們以考試只是書面評比並無真成績而言,其人品能力也有待考驗為由反對創立科舉制度,其實本質上他們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,一旦所有人都可以參加考試了,他們自己的孩子就無官可做,他們自己在朝廷的權力也會被削弱,「官官相護」也會被打擊。
但是,皇帝設置科舉制度的目的就是如此。隋朝初年,科舉制度規定六品以下的官吏由尚書省吏部選舉,官職選舉的權利就收歸中央。科舉制度第一次使讀書、應考和做官緊密的結合在一起,也是古代教育史上一個質的飛躍。到隋煬帝時期,又增加了進士科,普通百姓通過科舉所得到的權利越來越大,嚴厲打擊了士家大族碌碌無為,奢侈享樂的風氣,動搖了門閥的根基。
二、鉤深索隱,唐朝科舉制度發展過程
(一)唐朝科舉制度的繼承表現
「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,敕諸州學士及白丁,有明經及秀才、俊士、進士明於理體,為鄉曲所稱者,委本縣考試,州長重覆,取上等人,每年十月隨物入貢。」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,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,唐朝延用了隋朝的科舉制度。參加考試的學生大多是國學生,唐朝私學興起,為科舉制度培養了眾多人才。其次,國學生通過官學考試之後才被允許參加科舉,被稱為「生徒」。其餘自學並通過推薦而參加考試的百姓被稱為「鄉貢」。但是,唐朝的商人和工人仍然是低層階級,不能參加科舉考試。
唐朝初期,考試內容和形式也大多繼承隋朝。在秀才、明經、進士、明法等眾多科目中,最受歡迎的就是明經和進士。考試是在一間小屋子裡進行,連考幾天,在此期間,有專人嚴格把守,外面的人不準進來,裡面的人不準出去。這些規定也體現出科舉考試的嚴謹性和公平性。科舉考試成績公布被稱為放榜,會被高高掛起,這也是榜上有名的來源。
(二)唐朝科舉制度的繼承和完善
隋朝末年,戰爭不斷。雖然唐朝結束戰爭,統一全國,但是戰爭給唐朝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。長時間的戰爭使唐朝人口劇減,勞動力減少了,小農經濟自然而然的就被嚴重破壞。小農經濟是中國古代封建經濟的根本,需求和供給不能平衡導致階級矛盾惡化。
同時,戰爭使士家大族迅速衰敗,新興的地主階級興起,古時人們都秉承著「學而優則仕」的思想觀念,仕途才是最重要的,所以他們迫切的想要得到更多的政治權利。唐初,皇帝為了穩固統治,加強中央集權,於是把選官權力集中到中央。
如此一來才能最大限度的公平的去選拔最有才能的人。科舉不論出身,擴大了新興階級的政治權利,也大大緩解了階級矛盾。同時,崩潰的教育系統也開始步入了正規,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,形成良好的「好學」氛圍。
唐朝繼承並完善了科舉制度。主要在三個時期最為體現。第一個是唐太宗李士民在位時期,為了維護統治,李世民把學術文化與治國好壞聯繫到一起,這使學術文學的地位上升了一個高度。
李世民設立了「弘文館」、「司經局」等,來儲備天下文才以及藏書,為科舉制度的順利進行做足了鋪墊。同時,他用人唯賢,重用長孫無忌,楊師道等人,不計前嫌,重用建成舊部魏徵,王圭等人,重修《氏族志》,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提高學術文學的知名度與地位,從而保證科舉制度的順利實行。
第二個是武則天在位時期,這個時期也是科舉制度完善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。武則天首創殿試,自己親自監考。公元702年,武則天「初設武舉」,科舉考試不僅可以選拔文官還可以選拔武官,「文」和「武」都通過科舉最大程度的掌握在皇帝手中。最後一個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,唐玄宗改變了考試內容,進士轉為兼考詩賦,詩賦也成為最主要的考試內容。
三、唐朝科舉制度的形式與內容
唐朝的科舉制度主要分為兩類,一是常科,二是制科。常科的考試內容和時間是有明文規定。常科的考試內容主要有秀才、明經、進士、明法等,但是秀才是「尤異之科」,錄取的人數很少,所以它在唐高宗時期就被廢除了。
在常科中最為主要的考試內容就是明經和進士,明經主要考對經典的記憶如何,一般十個人會錄取一、二個,但是進士是非常難的,一百人可能錄取一、二個,所以才會有「三十老明經,五十少進士」這樣的流傳。除此之外,科舉考試也形成一個體系。
從童生試中選出秀才,秀才到省城參加鄉試,考中者稱為「舉人」,舉人獲得參加中央一級的會試資格,然後參加會試。會試是每三年舉行一次,考中者被稱為「貢士」,第一名稱為「會元」,參加殿試。殿試前期主要考策問後期改為了詩賦,有時由皇帝直接擬題。考試第一名稱為「狀元」、第二名稱為「榜眼」、第三名稱為「探花」,其餘二甲被賜予「進士出身」,三甲被賜予「同進士出身」的稱號。
制科是根據國家發展形式而臨時下令舉行的,一般由皇帝主持。所考的科目也很繁多,有很大的不確定性,是根據國家發生的一些事件來確定,比如直言納諫、才堪經邦等。考試難度與常科相當。 三、透過現象看本質,探索唐朝科舉制度的發展過程帶給我們的啟示
四、回望唐朝科舉制,探尋意義及對當代的啟示
唐朝繼承並完善科舉制度,對其社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首先,它緩和了社會階級矛盾。百姓們的「出路」不再全部依靠土地,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參加科舉來出人頭地。其次,它擴大了新興階級的政治權利,有效的防範了新的矛盾的滋生。
同時,它打擊了士家大族,改變了腐敗貪污的朝廷體系。最後,它真正做到了選賢任能,官職不再依靠「關係」而是依靠「能力」,提高了朝廷的辦事效率,更好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,加強了中央集權。
科舉制度一定要與時俱進,一個朝代的教育制度一定要符合當時社會的教育背景和現狀,根據不同的國情來制定不同的教育制度。任何時候,國家都要重視教育,秉承「以人為本,立德樹人」的原則,因材施教,有教無類。制定教育制度只是開始的第一步,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實施。
首先,國家要重視,要大力推廣,提高其社會地位,提高人們的積極性。其次,教育要最大程度的做到公平性和公開性,切勿弄虛作假,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真實的人才。一個完整並且落實的教育制度,可以更好的促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。
參考文獻:
《史記》
《舊唐書》
《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演變》